question-icon 在民法典框架下,尚未取得房产证的二手房到底能不能进行买卖呢?

最近看中一套二手房,但卖家还没拿到房产证。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买卖是否合法,会不会有什么风险,以后能不能顺利拿到房子产权,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房产买卖
  • #二手房交易
  • #房产证缺失
  • #合同效力
  • #产权登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典框架下,没取得房产证的二手房是可以买卖的,但存在一些需要明确的关键要点。 首先,从合同效力角度来看,买卖双方可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要该合同内容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且双方都同意并签字,该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受法律保护。 其次,关于房屋产权登记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没取得房产证的二手房买卖,虽然合同有效,但无法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购房者无法即时取得房屋的产权。这意味着在房屋产权未登记到购房者名下之前,房屋的所有权在法律上仍属于原房主。如果原房主在此期间出现债务纠纷等问题,房屋可能会被查封、拍卖等,购房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对于购房者而言,购买此类房屋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可能面临无法按时取得房产证、房屋被抵押或查封等情况。因此,在购买没取得房产证的二手房时,购房者应当谨慎考虑,充分了解房屋的具体情况,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权利和义务,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