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担保有哪些规定?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担保的事儿,朋友让我给他做担保借钱,我不太懂这里面的门道。想知道民法典里对于担保是怎么规定的,我做担保会有什么责任和风险,还有担保的方式、期限这些都怎么规定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担保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担保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制度。 民法典规定了多种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则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定金是指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关于保证,民法典区分了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法定情形的除外。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在担保期限方面,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法律依据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至第五百八十六条等相关条文。这些条文对担保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以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等各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