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违约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开发商违约后可能会面临多种后果,具体情况要根据违约的类型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及相应后果: ### 逾期交房 如果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购房者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若合同未约定逾期交付房屋违约处理办法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违约金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 面积出现误差 如果实际交付的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不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误差在一定范围内的,双方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误差超过一定范围的,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设备、装修不符合合同约定 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屋设备、装修不符合合同约定,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使其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如果开发商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标准,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变更规划、设计 如果开发商未经购房者同意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或者价值,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 房屋质量不合格 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更换或者退房,并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未按期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如果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为购房者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并要求开发商尽快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总之,购房者在遇到开发商违约的情况时,应首先查看购房合同中是否有对违约责任的处理约定,如有约定,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未约定违约责任的处理办法,按法律规定可对开发商的违约行为要求赔偿,赔偿的标准以直接损失为限。购房者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解除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开发商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