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不是父母名字,算不算遗产?
家里的拆迁安置房房产证上没写父母名字,现在父母去世了,不知道这房子能不能作为遗产来继承。想了解下这种情况下,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具体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
展开


拆迁安置房不是父母名字,是否算遗产,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明确遗产的法律概念。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也就是说,只有属于死者生前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才能算作遗产。 如果拆迁安置房已经完成了所有权登记手续,并且登记在被拆迁人员(即父母)名下,那么当父母离世时,该房产可视为遗产进行处理。因为此时房产明确属于父母的个人合法财产,符合遗产的定义。 然而,如果房产证上没有父母的名字,一般情况下,从法律层面讲,该房屋不属于父母所有,也就不能算作父母的遗产。例如,拆迁安置房若实际上为政府租赁给市民居住的公租房性质,即使所有权人离世,也不属于可以作为遗产处理的范围。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比如,虽然房产证上不是父母名字,但父母对该房屋有出资等特殊贡献,或者有相关协议约定房屋实际归属父母等,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的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能作为遗产。 总之,判断拆迁安置房是否为父母的遗产,关键在于确定房屋的实际所有权归属,不能仅仅依据是否有父母名字来简单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