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劳动仲裁、人民调解之间有哪些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纠纷时不知道该选择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劳动仲裁还是人民调解。比如在劳动纠纷里,不清楚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的情况,也不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想知道它们在适用范围、申请程序、法律效力等具体方面到底有啥不同。
展开 view-more
  • #法律程序
  • #行政复议
  • #民事诉讼
  • #劳动仲裁
  • #人民调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适用范围**: - 行政复议:主要适用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过分、不当或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情况。例如,对行政处罚不服等。但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不适用行政复议。 - 民事诉讼:适用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 劳动仲裁:专门解决劳动争议,像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等发生的争议。 - 人民调解:可用于解决民间纠纷,一般是在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财产权益的纠纷,例如邻里之间的纠纷等。 **申请程序**: - 行政复议:需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申请,一般要提交书面的复议申请,写明申请人基本情况、被申请人名称、复议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 民事诉讼:一般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需符合一定条件,如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诉讼时效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普通的一般是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 - 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劳动关系证明文件等相关材料。 - 人民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申请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口头也可以书面,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法律效力**: -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除法律规定的终局复议外,还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终局裁决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仅能依靠双方当事人自愿履行。如果一方反悔不履行,另一方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但可以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处理机构**: - 行政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受理和审理。 - 民事诉讼:由各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根据案件的性质、标的额等因素确定具体的管辖法院。 - 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该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由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 - 人民调解:由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开展工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