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留置与扣留存在哪些区别?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物品处置或者人员调查的情况,不太清楚留置和扣留这两种方式到底有啥不一样。想知道从法律角度,它们在适用对象、实施主体这些方面具体的差别,好能更好理解相关法律行为。
展开 view-more
  • #留置区别
  • #扣留差异
  • #法律概念
  • #留置性质
  • #扣留目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留置和扣留确实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从性质方面来说。留置属于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形式。简单来讲,在像动产的保管、运输、加工承揽这类合同关系里,如果债务人不按照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比如,甲把物品交给乙保管,约定好了保管期限和费用,到期后甲不支付保管费,乙就有权留置这个物品。而扣留更多是行政或司法上的强制手段。像海关发现有走私货物,就可以依法扣留;交通管理部门对于存在违法情况的车辆也能进行扣留。 其次,目的有所不同。留置的目的主要是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能实现。债权人通过留置债务人的动产,给债务人施加压力,让债务人清偿债务来取回被留置的东西。扣留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调查案件、保障公共安全等。例如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时,扣留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物品,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案件侦查工作。 再者,适用主体和范围有差别。留置主要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是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中使用。扣留的适用主体大多是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适用范围是在行政管理或者司法程序里,涉及到违反相关规定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另外,实施主体和依据也不一样。留置由监察机关依据监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被调查人实施。而扣留可由多种行政机关依据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实施,比如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等相关法律扣留相关物品。 最后,期限规定不同。不同情况下扣留的期限依据各行政法律法规有不同规定;留置期限有法定的范围,且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监察法等相关法律对留置也有明确规定,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总之,留置和扣留虽然都有控制的意思,但在法律上是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概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