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养老金是怎么回事?
我听说有双轨制养老金这个说法,但不太明白具体是啥情况。我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哪些人适用这种制度,和普通的养老金有啥区别,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双轨制养老金指的是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两种不同的养老金制度。这种制度在养老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从养老金的筹集来看,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缴纳的费用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企业一般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则按照自己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个人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由财政或单位负担。这就像两条不同的轨道,各自运行。这种差异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过去不同的体制下为了适应不同群体的保障需求。 在养老金的发放上,两者的计算方式也不一样。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发放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相关,一般是根据个人账户储存额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来计算。基础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等有关。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发放,过去主要与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和工作年限挂钩,通常能拿到较高比例的退休前工资作为养老金。 双轨制养老金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其工作性质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仍沿用原有的退休保障模式。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导致不同群体之间养老金待遇差距较大,影响社会公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养老金并轨,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相关依据是《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