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我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受伤骨折了,现在想了解一下骨折工伤鉴定标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想知道这方面都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好为后续可能的鉴定做准备,心里有个底。
展开


骨折工伤鉴定标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首先,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该标准规定,要依据工伤致残者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 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骨折情况不同。比如十级伤残,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一般可鉴定为十级伤残,像手指骨折愈合后不影响手部基本抓握、屈伸功能。九级伤残包括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比如腿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恢复较好,基本肢体功能未受影响;还有两个以上横突骨折后遗腰痛。八级伤残有脊椎压缩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减少1/2以上者或脊柱不稳定性骨折;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需要明确的是,伤残鉴定需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伤者具体伤情、恢复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定。而且工伤认定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就可以做伤残鉴定,具体时间因伤情恢复情况而定。 相关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的等级鉴定。 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从最重的一级到最轻的十级。 器官损伤:指工伤导致身体器官受到的伤害。 功能障碍:指因工伤使得身体器官或肢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