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遇到定金合同纠纷该怎么办?


当遇到购房定金合同纠纷时,有多种解决方式。 首先,要确认协议的效力。如果合同无效,按照法律规定,定金应该全部返还。比如合同主体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其次,查看协议有无欺诈、重大误解等情况。要是有这些情况,可以在签订协议之日起一年之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定金也应全部返还。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 若协议合法有效,就要确定谁是违约方。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在解决纠纷的途径上,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进行协商,尝试达成和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来调解或判决;要是当事人之间事先订立了仲裁协议,也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需注意,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相关概念: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债权的担保。 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 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