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如何审查租赁合同的?


律师审查租赁合同一般会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着手: 首先是合同主体审查。这一步主要是确认签订合同双方的身份和资格。对于个人,要查看其身份证,确保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企业,需要审查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确认其是否合法存续、经营范围是否涵盖租赁相关业务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否则合同可能无效。 其次是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查。租赁合同应明确租赁物的详细信息,如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等。租赁期限也需要清晰界定,包括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是否有续租的相关约定等。租金及支付方式同样重要,要明确租金的金额、支付周期(如月付、季付等)以及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等)。这些条款都必须明确、无歧义,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根据《民法典》,合同的条款应当明确具体,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再者是双方权利义务的审查。明确出租方和承租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出租方的主要义务通常包括按照约定交付租赁物、保证租赁物符合使用要求等;承租方的主要义务则有按时支付租金、合理使用租赁物等。同时,双方的权利也应当在合同中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出租方有权在承租方违约时解除合同等。法律规定,合同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要承担违约责任。 然后是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的审查。违约责任条款是保障合同顺利履行的重要手段,应明确双方在违约情况下应承担的责任,如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式等。争议解决方式则要明确是通过协商、仲裁还是诉讼来解决纠纷。《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最后是合法性审查。租赁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例如,租赁的房屋如果是违法建筑,那么租赁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