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误诊大概能获得多少赔偿?


骨折误诊的赔偿金额难以直接给出一个确切数字,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要考虑误诊给患者带来的实际损失。这其中就包括因误诊而产生的额外医疗费用,比如因为一开始没诊断出骨折,后续又进行了重复的检查、不必要的治疗项目所花费的钱,还有后续针对骨折进行治疗以及康复的费用,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的医疗单据来核算 。例如,原本可能只需简单固定治疗,因误诊延误后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费用以及术后康复费用就属于额外增加的医疗支出。 其次,要看骨折误诊对患者身体和精神造成的影响。要是因为误诊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等严重后果,就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等。另外,因误诊给患者精神上带来痛苦,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可能涉及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具体数额会根据当地司法标准和案件具体情况来定 。比如患者因骨折误诊长期忍受疼痛,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精神方面遭受折磨,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 再者,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也会影响赔偿金额。如果医疗机构在诊断过程中存在明显疏忽、严重违规行为,赔偿金额相对就会高一些;若是一般性失误,赔偿金额可能就会低一些。 一般来说,赔偿金额可能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之间。要是属于医疗事故导致的误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金额通常会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这就是说只要能证明医疗机构在骨折诊断过程中存在过错,患者就有权要求赔偿 。 相关赔偿项目的法律依据还有:医疗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第七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第八条规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等 。 具体赔偿金额需通过专业的医疗鉴定和法律程序来确定。患者可以先保留好所有与误诊相关的医疗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这是主张赔偿的重要依据,然后与医疗机构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 。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