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该如何进行维权?


当遇到骨折需要维权时,首先要明确不同的情况及相应的维权方式。 如果是被他人伤害导致骨折,比如被人蓄意打伤 。这种情况下,要赶紧报警。警察会介入调查,搜集相关证据,像现场拍照、查看监控视频、寻找证人等都有助于确定责任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作为受害者,有权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各项损失。 要是在工作期间受伤骨折,这属于工伤。公司应在事故发生的30天内帮员工向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要是公司没做,员工就得自己在一年之内去申请。只有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才能获得工伤赔偿。之后还需要做劳动能力鉴定,以此确定伤残等级,进而明确赔偿金额。工伤赔偿项目一般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如果是因为医疗事故导致骨折,解决途径有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和司法诉讼。协商解决程序简便、处理速度快;行政调解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司法诉讼最大的好处是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提,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患者只需提供在医疗机构就诊的证明及身体受到损害的证明即可,医疗机构需要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以及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若无法证明,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概念: 故意伤害罪: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