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当发生医患纠纷时,警察处理此类事件通常会遵循一定的流程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是接警与到达现场。一旦接到医患纠纷的报警,警察会尽快赶到现场。这是因为及时到达能够防止纠纷进一步恶化,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依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应当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应当在派警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 其次是控制现场秩序。到达现场后,警察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住现场的混乱局面。如果存在肢体冲突、过激行为等,警察会迅速制止,将冲突的双方分开,确保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一行为的法律依据在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再者是了解纠纷情况。警察会分别与医院方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经过等详细情况。比如询问患者的治疗情况、家属的诉求、医院的处理方式等。这有助于警察全面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然后是进行调解。在了解情况后,警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工作。警察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向双方讲道理、摆事实,引导双方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纠纷。如果双方能够在警察的调解下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可以得到及时解决。但如果调解不成,警察会告知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比如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后是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如果在纠纷过程中有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警察会依法进行处理。例如,对于故意毁坏医院财物、殴打他人等行为,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