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缴费基数该如何计算?
我在缴纳社保和公积金,但是不太清楚平均缴费基数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每个月工资会有波动,奖金也不固定,想知道这个平均缴费基数具体的计算方法,这样我就能清楚自己各项费用的缴纳情况了。
展开


平均缴费基数是在社保、公积金等缴费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职工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等费用所依据的平均工资水平。 在计算平均缴费基数时,一般是先确定一个计算周期,通常为一年。然后把这一年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相加。这里的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所得。比如,你这一年中每个月除了固定工资,还有季度奖金、年终奖金等,这些都要算进去。 得到一年的工资总收入后,再除以这一年的月数(通常是12个月),就得到了月平均工资。这个月平均工资就是平均缴费基数。 依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凡是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没有明确规定不作为工资收入统计的项目,均应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规定的工资性收入,都要纳入到平均缴费基数的计算中。 举个例子,小李在2024年1月到12月期间,每月工资分别是5000元、5200元、5100元、5300元、5500元、5400元、5600元、5800元、5700元、5900元、6000元、6200元,还有年终奖金20000元。那么他这一年的工资总收入就是(5000 + 5200 + 5100 + 5300 + 5500 + 5400 + 5600 + 5800 + 5700 + 5900 + 6000 + 6200)+ 20000 = 80700元。平均缴费基数就是80700÷12 = 6725元。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平均缴费基数设定上下限。如果计算出来的平均缴费基数低于当地规定的下限,就按照下限来缴纳;如果高于上限,就按照上限来缴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