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税计税依据如何计算?
我有块土地,最近要缴纳土地税,但不清楚计税依据该怎么算。我只知道土地面积这些基本信息,对具体计算方式一头雾水。想了解一下,土地税计税依据是按照什么标准和方法来计算的呢?
展开


土地税一般指城镇土地使用税,它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规定税额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首先来明确计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面积为准;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以后再作调整。 接着说计算方法,土地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全年应纳税额 = 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 适用税额。这里的适用税额是有幅度的差别税额,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等情况,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当地的适用税额。例如,大城市每平方米年税额为1.5元至30元;中等城市为1.2元至24元;小城市为0.9元至18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6元至12元。具体到某个地方的适用税额,要以当地政府规定为准。 比如,你在一个中等城市有一块实际占用面积为500平方米的土地,当地规定的适用税额是每平方米15元,那么你全年应缴纳的土地税就是500×15 = 7500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