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赔偿n+1的n具体是怎么计算的呢?
我最近面临离职相关问题,不太清楚离职赔偿n+1里这个n的计算方法。比如说工作时间长短不同是不是计算方式也不一样,还有没有一些特殊情况不算在n的计算范围内呢?想详细了解下具体的计算规则。
展开


离职赔偿“n+1”中的“n”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经济补偿金的一种方式。具体计算规则如下: 首先,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例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3年,那么“n”就是3;如果工作了5年,“n”即为5 。 其次,当工作年限不满一年时,分两种情况计算:超过6个月的,按一年计算。比如工作了8个月,此时“n”按照1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即“n”为0.5 。例如工作了4个月,“n”就是0.5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情形通常不纳入“n”的计算范围:一是因员工自身原因导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比如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二是员工主动提出离职申请的;三是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法律依据方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