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确实容易混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确定它们。 首先来说说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认定劳动关系时,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都可以作为凭证 。 再讲讲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口头等形式。 二者主要有以下区别来帮助确定:一是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民法典》。二是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三是关系性质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与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彼此平等。四是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五是合同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总之,确定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关键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符合哪种关系的特征。 相关概念: 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其安排的工作并获取报酬等。 劳务关系:劳动者与用工者依口头或书面约定,劳动者提供特定劳动服务,用工者支付报酬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