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工伤级别与赔偿?


工伤级别鉴定和赔偿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工伤级别鉴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用于确定劳动者因工伤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的依据,共分为十级,从一级到十级,严重程度依次递减。例如,一级意味着劳动者的身体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料;而十级仅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一级为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十级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在实际鉴定时,对于不同的身体部位及其损伤情况,都有明确规定和划分,像肢体伤残会考虑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脊柱伤残会考虑弯曲程度、椎体压缩情况等,还会考虑合并症、并发症对伤残程度的影响。鉴定一般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其次是工伤赔偿: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分不同情况。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更多,除上述费用外,还有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造成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则要分不同情况,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法律依据方面,《工伤保险条例 》对工伤赔偿做了详细规定。比如第三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 总之,工伤发生后,要及时了解相关权益和流程,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相关概念: 工伤级别鉴定:是对因工伤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等级的过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按伤残等级支付给工伤职工的一次性补偿费用。 伤残津贴:是对因工伤致残而退出工作岗位的职工按月发放的津贴,以保障其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