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该如何讨回?


如果遭遇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讨回途径: 首先是协商解决。可以尝试与欠款方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弄清楚欠款的原因,看能否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比如分期付款或者延期付款等方式。有的时候,对方可能确实是因为财务上暂时出现问题而无法及时支付工资 。 若协商无效,接下来可以发送正式通知。向欠款方发送正式书面通知,明确要求其在特定的期限内支付所拖欠的工资。这种正式的通知可能会让对方更重视起来,增加其履行支付工资义务的意愿。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没有效果,就需要寻求法律帮助了。 - 投诉举报:农民工可通过公开的电话、网络、信件或直接到用工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投诉时要明确被投诉单位、地址、负责人及电话,投诉内容要清晰说明工资拖欠原因、拖欠时间、拖欠人数、拖欠金额等情况,同时明确投诉请求,并提供相关的证据。这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 申请仲裁: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资报酬争议,可向实际工作地或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要提供一式两份仲裁申请书、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因劳动报酬等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 提起诉讼:法院专门为农民工提供绿色通道,农民工可申请支付令;若有欠条的,自应当支付之日起或欠条出具之日起三年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申请法律援助:可以向用人单位住所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时提交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等资料。 法律依据方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也明确,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总之,农民工讨薪要保持理性,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