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租赁合同如何认定?
我签了一份租赁合同,现在怀疑它是虚假的。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合同算虚假合同,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判断我这份合同是不是虚假的。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虚假租赁合同的认定标准和方法。
展开


在法律层面,虚假租赁合同指的是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的租赁意思表示而签订的合同。通俗来讲,就是双方其实没有真正要进行租赁交易,却签了个租赁合同。 认定虚假租赁合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双方签订合同只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比如为了获取贷款、规避债务等,并非真心进行租赁,那这种合同就可能被认定为虚假。比如,甲和乙为了让甲获得银行贷款,虚构了乙将房屋出租给甲的合同,实际甲并没有使用该房屋,这种就是典型的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其次,从合同履行情况判断。正常的租赁合同,出租方会交付租赁物,承租方会支付租金并使用租赁物。要是签订合同后,没有实际的交付和使用行为,租金支付也不符合常理,像租金明显过低或者根本没有支付,就可能是虚假合同。例如,合同约定了每月高额租金,但承租方从未支付,出租方也从未催要,这就不符合正常租赁关系。 再者,合同条款的合理性也很重要。如果合同条款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如租赁期限、租金标准等与市场行情相差巨大,也可能暗示合同是虚假的。比如,市场上同类房屋租金每月5000元,而这份合同租金每月仅100元,这就值得怀疑。 最后,要看是否存在串通行为。如果双方当事人互相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签订租赁合同,同样会被认定为虚假无效。比如,甲乙串通签订虚假租赁合同,将房屋低价出租给乙,以减少甲可供执行的财产,损害了甲的债权人的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