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造假该怎么鉴定?


在面对租赁合同造假的情况时,鉴定是一个关键的步骤。下面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鉴定方法和途径。 首先,可以从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初步判断。观察合同的纸张、字迹、印章等是否存在异常。比如,纸张的新旧程度与合同签订时间是否相符;字迹是否有涂改、添加的痕迹;印章的清晰度、样式是否符合规范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如果合同在形式上不符合这些规定,可能存在造假嫌疑。 其次,进行笔迹鉴定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笔迹鉴定可以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对比合同上签字人的真实笔迹样本,判断签字是否为本人所写。在司法实践中,笔迹鉴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证明力。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再者,印章鉴定也必不可少。对于合同上的印章,可以与该印章的备案样本进行比对,查看是否一致。如果怀疑印章是伪造的,可以申请由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等法规对印章的使用和管理有明确规定,通过这些规定可以判断印章的合法性。 另外,还可以结合合同履行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综合判断。比如,查看双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实际履行了各自的义务,是否有与合同内容相悖的行为或证据。如果一方声称按照合同履行了义务,但实际情况却与之不符,那么合同就可能存在造假问题。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仍然无法确定合同是否造假,建议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可以向律师咨询,或者通过法院诉讼,由法院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全面、准确的鉴定。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鉴定结果进行公正的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