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拆迁房要五年后过户该怎么公证?


在探讨买拆迁房五年后过户如何公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概念和规定。拆迁房,通常是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居住使用的房屋。这类房屋在交易时往往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规定一定期限内不能过户。 关于公证,它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买卖拆迁房并约定五年后过户的情况下,公证主要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等相关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 办理此类公证,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买卖双方需要共同向当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申请时,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比如双方的身份证件、房屋的相关证件(如拆迁安置协议等)、房屋买卖合同等。这些材料是证明交易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公证机构在受理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也会对买卖双方进行询问,以核实交易的真实性和双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自愿。比如,会询问双方关于房屋的价格、付款方式、过户时间等重要条款是否达成一致,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分别审查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二)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三)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四)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经过审查,如果公证机构认为申请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就会出具公证书。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公证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例如,即使进行了公证,如果卖家在五年内出现债务纠纷,房屋仍有可能被法院查封等。所以,在购买拆迁房时,除了办理公证,还需要谨慎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