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签劳动合同才有利于企业工作?


要想签订的劳动合同有利于企业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首先,在签订形式和时间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企业要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否则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其次,合同内容方面。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信息,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这能确保双方身份明确,后续沟通和管理有准确指向。 对于劳动合同期限,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类型,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和员工岗位特点合理选择并明确写入合同。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也要详细规定。工作内容涵盖工种、岗位、劳动定额、工作任务等,让员工清楚工作范畴;工作地点明确具体地理位置,若企业可能因工作需要调整员工工作地点,可在合同中提前说明,例如“甲方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乙方工作地点”,但调整需遵循合理诚信原则。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方面,有标准工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等,企业要根据岗位性质和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工时制度,并在合同中明确。同时,要保证员工的休息权利,按规定给予法定休假日、年休假等带薪假期。 劳动报酬部分,在劳动合同中仅规定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基本薪资,有利于单位降低社保成本及减少发放病假工资与生育津贴的负担,对于绩效工资部分,企业则有更大的灵活性进行分配。但要明确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间,且每月至少一次以货币形式支付。 另外,企业要履行告知义务,明确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并且合同要遵循公平、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也不能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相关概念: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明确约定了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除非出现法定情形,一般会持续下去。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不定时工作制:因工作性质特殊,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劳动者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自行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