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工资计提少了,如何补提会计分录?
我在做公司账务时,发现上个月工资计提少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也不清楚补提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我担心做错会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希望能了解正确的补提方法。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工资计提的概念。工资计提就是企业在本月预先计算、提取应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虽然还没实际发放,但按照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要在本月确认为一项费用。
当发现上个月工资计提少了,就需要进行补提。一般来说,补提工资的会计分录和正常计提工资的分录类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假设上个月少计提的工资金额为X元,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如果这些工资是管理人员的,补提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 工资 X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
这里“管理费用 - 工资”表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表示企业对员工的负债增加了,也就是企业欠员工的工资变多了。
如果是生产部门员工的工资少计提了,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 X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
“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将少计提的工资计入这里,能准确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如果是销售部 门人员的工资少计提了,分录则是:
借:销售费用 - 工资 X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X
“销售费用 - 工资”核算的是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支出,补提后能更准确地反映销售部门的费用情况。
补提完工资后,在实际发放工资时,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上月计提数 + 补提数)
贷:银行存款(实际发放金额)
贷:其他应付款 - 社保(个人部分)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个人所得税
总之,补提工资要根据人员所属部门正确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