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调增调减该如何理解?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对纳税调增调减不太明白。公司在做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时,涉及到这方面的操作,不知道具体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调增,什么时候该调减,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展开


纳税调增和纳税调减是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们是用来调整企业会计利润,从而得出应纳税所得额的操作。 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利润,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用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基数。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所以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往往不一致,这时就需要进行纳税调增和调减。 纳税调增是指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在会计上已经扣除,但按照税法规定不能扣除或者不能全额扣除的项目金额。例如,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会计上是全额计入费用扣除的,但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过了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那么超过部分就需要进行纳税调增。 纳税调减则相反,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减少一些在会计上没有确认为收入,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不征税或者免税的收入,以及一些在会计上已经计入费用,但税法规定可以加计扣除的项目金额。比如,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会计上计入投资收益,增加了会计利润,但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这部分利息收入从会计利润中调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通过纳税调增和调减,最终准确计算出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