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强拆的流程与步骤是怎样的?


违建强拆流程和步骤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强拆行为的合法性。 首先是调查取证阶段。相关部门发现可能存在违建后,会对该建筑进行调查。调查人员要向被调查人出示执法证件,然后询问当事人并制作询问笔录,同时进行现场勘验,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等。这一步骤是为了确定建筑是否真的属于违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接着是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如果经过调查认定建筑属于违建,相关部门会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书面决定,并且送达给当事人。这个决定里会说明违建的事实、拆除的依据、拆除的期限以及当事人享有的陈述、申辩和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的权利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之后是履行催告程序。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自行拆除违建的,行政机关会下达催告书,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拆除义务,并告知其享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这体现了对当事人权利的尊重,也给了当事人最后主动改正的机会。 然后是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当事人在催告书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履行拆除义务,且没有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会作出强制执行决定。这个决定同样要以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告知其强制执行的方式、时间等信息。 最后是实施强拆。行政机关会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实施强制拆除。在强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财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对强拆行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