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时房子被强拆了该怎么处理?


征地拆迁过程中房子被强拆,需要先判断强拆行为是合法还是非法,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 合法强拆的情况 若强拆行为是依法依规进行的,通常会有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补偿安置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被拆迁人应配合相关工作,并依据补偿安置方案获得合理的补偿。补偿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房屋价值补偿**:依据被拆除房屋的占地面积、使用性质等因素,按照相关法规计算,给予适当的货币补偿或实物补偿。例如,根据房屋的市场评估价值给予相应的货币补偿。 - **附着物补偿**:包括房内设施、庭院、绿植等附着物的补偿。比如,对房屋内的装修、家电等设施进行合理评估并给予补偿。 - **搬迁及临时安置补偿**:对因房屋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给予合理补偿,确保被征收人能够顺利完成搬迁并在过渡期间有基本的居住条件。 相关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 非法强拆的情况 如果强拆行为是非法的,房屋所有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申请国家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当被拆迁人的房屋被违法强拆时,有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申请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 **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被侵权人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也可以首先确认行政机关的行政强拆行为违法,待法院判决确认其违法性后,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由赔偿义务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未作出赔偿决定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赔偿判决,则依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当事人有权上诉。 - **要求赔偿相关损失**:赔偿范围包括房屋价值损失、室内装饰装修损失、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等直接损失;对于因违法强拆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若被征收房屋用于商业经营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补偿;被征收人因违法强拆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鉴定费等,也应纳入补偿范围。此外,违法强拆的补偿标准应不低于合法征收情况下的补偿标准,以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具体的补偿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总之,在遇到征地拆迁房子被强拆的情况时,被拆迁人要保持冷静,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