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行违建强拆的流程是什么?


城管执行违建强拆有着严格的流程。 首先是立案阶段。简单来说,立案就是执法部门发现或者接到关于违建的投诉、举报等线索后,觉得确实存在违法事实,并且需要追究法律责任,就决定把它当作一个行政案件来处理。这就好比警察接到报案,认为有犯罪情况,要开始调查一样。 接着是调查程序。在这个阶段,调查人员不能少于2个人,而且必须主动出示执法证件。这是为了保证调查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让被调查的人知道执法人员是有正规手续来开展工作的。 然后是决定程序。这其中包含两个重要部分,一是告知并听取陈述、申辩。执法人员在做出处罚决定前,会书面告诉被处罚人为什么要处罚,依据是什么等情况。被处罚人有权利进行陈述和申辩,如果执法人员不让被处罚人说话,这个处罚决定是不成立的。二是听证程序,在做出决定前,由不是负责这个案子调查的人员来主持,一方面听取调查人员说当事人违法的情况、证据等,另一方面也听取当事人的各种意见。 再之后,若确定是违建,会向当事人签发《限期拆除告知书》,告知当事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违建。 如果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自行拆除,依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此时城管部门会组织执法力量,准备好拆除设备和人员,在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和警示措施后,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强拆行动。 整个强拆流程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目的就是保障整个过程合法、公正、透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这也为城管的强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