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假考勤表但未造成损失是否违法?
我在公司上班,因为一些原因做了假的考勤表,不过并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的损失。我现在很担心这样做是不是违法了,会有什么后果,想了解下在法律上这种情况到底怎么判定。
展开


在探讨作假考勤表但未造成损失是否违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从劳动合同角度来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实际上是双方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其中,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之一。而考勤制度通常是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劳动者作假考勤表,就违反了劳动合同中遵守单位规章制度这一约定,属于违约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劳动者的这种作假行为,显然没有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从法律的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方面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劳动者在工作中,提供真实的考勤信息是诚信原则的基本要求。作假考勤表的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即使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也是对法律原则的一种违反。 从用人单位的管理秩序角度分析,考勤制度对于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计算工资、评估员工绩效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作假考勤表会破坏这种正常的管理秩序,可能会让其他遵守规定的员工产生不公平感,进而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氛围和效率。虽然没有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失,但对单位的管理和运营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即使作假考勤表没有造成实际损失,在法律上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或者违约行为。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内部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比如警告、扣减绩效工资等;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