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数比工资高是否合法?
我发现公司给我缴纳社保时,社保基数定得比我的工资还高。我不太明白这样做合不合法,毕竟这会影响我到手的工资和公司的成本。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社保基数比工资高到底合不合法,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呢?
展开


要判断社保基数比工资高是否合法,需要先了解社保基数的概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社保基数,也就是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用来计算企业或者个人缴纳社保费用的一个基础数值,缴费金额就是用社保基数乘以相应的缴费比例得出的。 根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同时,社保部门会设定一个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下限通常是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比如60%),上限则是该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比如300%)。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职工的工资低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那么就需要按照下限来缴纳社保,此时就会出现社保基数比工资高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合法的。这是因为社保制度要保障职工在退休、生病等情况下能有基本的保障,如果工资过低还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将来的保障水平会非常低。例如,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3000元,而某职工工资是2500元,那么该职工就要按照3000元的基数来缴纳社保。 然而,如果职工工资高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企业却故意提高社保基数,让社保基数高于工资,这就是不合法的行为。因为企业应该按照职工的实际工资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这种故意提高基数的做法可能是为了逃避其他方面的责任或者有其他不当目的,损害了职工的利益。比如,某职工工资是5000元,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3000元,上限是15000元,企业却将该职工的社保基数定为6000元,这就不符合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