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文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而制定的法律。 首先,该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这明确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上述这些方面的纠纷时,就可以依据这部法律来解决。 在调解方面,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这里的调解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解决方式,目的是让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关于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方式,仲裁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此外,该法还对劳动争议的证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以保障劳动争议能够得到公正、及时的解决。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