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给员工交社保有哪些最新规定?


公司给员工缴纳社保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我国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来保障这一权益。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个险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这意味着,从员工进入公司开始工作的那一刻起,公司就有责任在30天内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并开始缴纳社保。 关于社保的缴纳基数,一般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如果员工是新入职的,那么就按照首月的全月工资收入来作为缴费基数。不过,这个基数是有上下限的。下限通常是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上限则是300%。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工资低于下限,就按下限缴纳;如果高于上限,就按上限缴纳。 在缴纳比例方面,不同地区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大致如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16% - 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在6% - 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大概在0.5% - 1%,个人缴费比例为0.2% - 0.5%;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缴费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程度不同,在0.2% - 1.9%之间;生育保险也由单位缴纳,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1%。 如果公司没有按照规定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及时补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此外,员工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