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划拨用地依据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打算使用划拨用地来开展一个公益项目,但不太清楚划拨用地的相关法律规定。想了解一下依据哪些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划拨用地,以及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划拨用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划拨用地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在我国,划拨用地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也有类似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划拨用地的范围,主要是针对一些具有公益性质、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意义的项目。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能够降低建设成本,保障相关项目的顺利开展。不过,划拨用地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如果要改变划拨土地的用途,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