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解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和行政机关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纠纷,听说可以通过行政调解来解决。但我不太清楚行政调解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行政调解在法律上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行政调解指的是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让互谅,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活动。 从适用范围来看,行政调解主要适用于民事纠纷和部分行政争议。比如在治安管理领域,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中有明确规定。而在资源管理方面,对于土地、矿产、森林等权属争议,行政机关也可以进行调解。 在调解程序上,一般首先是当事人申请,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调解申请。行政机关受理后,会对案件进行调查了解,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事实真相。然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行政机关会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和劝导,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达成协议后,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若调解未达成协议,行政机关一般会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其他途径解决纠纷。不同的行政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规定来进一步规范行政调解活动,以保障调解的公平、公正和合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