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的含义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看到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这句话,但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在一些交易或者权益关系里,登记和不登记有啥不同影响?为啥不登记就不能对抗第三人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释。
展开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是一个在物权法等领域常用的法律规则。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登记”在法律上是一种公示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把相关的权利信息记录在特定的官方登记机构,让其他人能够通过查询了解到这些权利的存在和状态。以不动产为例,当你购买一套房子,办理了产权登记,那么这个登记信息就会公开,其他人都能知道你是这套房子的合法所有者。 “第三人”指的是与交易或者权利关系没有直接关联的其他人。他们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某些权利的存在。比如,甲把自己的汽车卖给了乙,但没有办理过户登记。之后,甲又把这辆车卖给了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这里的丙就是第三人。 “不得对抗第三人”意味着,如果相关权利没有进行登记,那么当出现第三人主张权利时,没有登记的权利人不能以自己的权利来否定第三人的权利。还以上面汽车买卖为例,虽然乙先买了车,但因为没有办理过户登记,丙基于对登记的信赖取得了车辆的所有权,乙不能要求丙返还车辆,乙只能向甲主张违约责任。 这个规则在我国《民法典》中有体现。《民法典》物权编里有不少条款涉及到这种登记对抗主义。比如,对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以交付为生效要件,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的信赖利益,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通过登记,能够让权利状态更加透明,减少权利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