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与非法集资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认定非法集资?


P2P与非法集资存在多方面区别。首先,出借人群不同。P2P借贷主要是有小额资金需求的个人,为减小风险,资金会双向打散,每笔借款独立存在;而非法集资的集资对象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其次,借款用途有别。P2P吸收资金用于生产、生活等,借款方一般有还款意愿并能及时清退集资款项;非法集资所吸收资金多用来发放贷款谋利 。再者,收益率不同。P2P的收益率比银行同期利率高一些,但受法律规定限制,在同期利率4倍以内;非法集资则以高利息吸引投资者,比正常收益率高出很多,一旦资金链断裂,出借人资金难以保障。 关于非法集资的认定,在我国,非法集资构成犯罪的,按以下两个罪名认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进行集资诈骗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如下: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总之,非法集资是在未经法律批准的情况下,把众多人的资金集中到某个公司或个人手中用于非法目的,大家在面对各类金融活动时一定要谨慎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