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该如何应对医患纠纷?


在处理医患纠纷时,药师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原则,妥善处理问题,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药师应对医患纠纷的一些常见方法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及时沟通与安抚。当发生医患纠纷时,药师应第一时间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表达理解和关心,稳定对方情绪。《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沟通是遵循这一规定的具体体现,有助于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次,保存证据。证据是处理纠纷的关键。药师要注意保存与纠纷相关的各种证据,如处方、药品清单、患者病历、用药指导记录等。《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保管和提供病历资料。这些证据能还原诊疗过程,明确责任归属。 再者,依法鉴定。如果纠纷无法通过沟通协商解决,可建议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损害鉴定。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通过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得出科学结论,为纠纷处理提供依据。 此外,配合调查与处理。药师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义务配合调查,否则可能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后,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达成一致;调解可由卫生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介入;诉讼则是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药师要了解这些途径的程序和要求,维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