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清退有哪些政策措施?
我租了一套公租房,最近听说可能会有清退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公租房清退的政策措施到底是怎样的,比如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清退,清退的流程是怎样的,我想了解清楚,避免自己不小心违反规定被清退。
展开


公租房清退是指相关部门依据规定,收回公共租赁住房的行为。这一举措旨在保障公租房资源合理、公平地分配和使用,确保真正有住房需求的群体能够受益。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明确了多种应清退公租房的情形。比如,承租人如果转借、转租或者擅自调换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改变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用途;破坏或者擅自装修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拒不恢复原状;在公共租赁住房内从事违法活动;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闲置公共租赁住房的,这些行为都属于违规,都可能面临公租房清退。另外,当承租人的收入、财产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时,也需要按规定清退公租房。 公租房清退有着明确的流程。首先是调查核实阶段,相关部门会对承租人的情况进行调查,确认是否存在需要清退的情形。如果发现问题,会通知承租人,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或者说明情况。若承租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或情况属实,管理部门会作出清退决定,并书面通知承租人。清退决定会明确清退的原因、清退的期限等内容。在规定的清退期限内,承租人需要腾退公共租赁住房。如果承租人拒不腾退,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租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