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的规定有哪些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情况下,职工本应获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先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之后再向用人单位追偿。这样能确保职工在遭遇工伤时,即使用人单位存在问题,也能及时得到救治和相应补偿。 以下是相关的法律规定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这一规定明确了在用人单位未缴费且不支付待遇时,工伤保险基金的先行支付责任和后续追偿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指出,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此规定强调了对未参保用人单位的处罚措施以及不同阶段费用支付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和有关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一)用人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二)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三)依法经仲裁、诉讼后仍不能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法院出具中止执行文书的;(四)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该条款详细说明了职工或其近亲属申请先行支付的具体情形。 此外,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项目包括: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工伤医疗费用;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等。 总之,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是对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障,通过一系列法律规定,确保职工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获得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