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换名需要怎么走手续?


农村宅基地换名手续是涉及到农村土地权益变更的重要事项,其流程和要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宅基地换名的法律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变更,也就是换名,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一般来说,宅基地换名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不同情况对应的手续也有所不同。 情况一:因继承导致的宅基地换名。当原宅基地使用人去世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并办理换名手续。继承人需要准备好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宅基地使用证等材料。先到当地的村委会开具相关证明,证明继承人的身份以及与被继承人的关系。然后,携带这些材料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提出变更申请,填写宅基地变更登记申请表。国土资源管理所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审核通过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即可完成换名手续。 情况二:因赠与导致的宅基地换名。如果是原宅基地使用人将宅基地赠与他人,双方需要签订赠与协议,并且该赠与协议需要经过公证。然后,双方携带身份证、赠与协议公证书、宅基地使用证等材料到村委会申请,村委会同意后出具相关证明。接下来,按照上述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和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流程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情况三:因买卖导致的宅基地换名。在符合宅基地转让条件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的受让方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买卖双方准备好身份证、买卖合同、宅基地使用证等材料,先到村委会申请,经村委会同意并公示无异议后,再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和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在整个办理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按照规定的流程逐步办理,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农村宅基地的换名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