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房有五证吗


棚户区改造房不一定有五证。 首先来解释一下“五证”,它们分别是《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土局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局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局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证》(建设局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管局发放) 。 棚户区改造房性质比较特殊,它类似拆迁安置房。房子能不能有五证以及能否上市交易,关键看土地性质。如果是集体用地,通常不能上市交易,也很难办全五证。因为集体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能随意用于商品房开发交易。 要是国有划拨性质土地,房屋所有权证满5年后可交易。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一般也不会有完整的五证。国有划拨土地是国家无偿划拨给特定单位或项目使用的土地,在开发建设上有一定限制。 若土地是国有出让性质,就跟商品房一样,五证齐全才能上市交易。国有出让土地是开发商通过缴纳土地出让金从国家取得土地使用权,这种情况下开发的房屋要遵循商品房开发销售的规范,就需要具备五证。 相关法律依据是《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商品房现售应当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等,这些条件基本涵盖了五证相关内容。这就说明正规的商品房销售,也就是具备上市交易条件的房屋,是需要有五证的。 总之,不能一概而论说棚户区改造房有没有五证,要根据其土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情况来判断。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了解清楚相关情况,避免风险。 相关概念: 国有划拨土地:是指国家无偿将土地使用权划拨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一般用于公益事业、国家重点项目等,使用人在使用上有一定限制,比如转让等需要经过特定审批程序。 国有出让土地:是指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土地在开发利用和交易上相对灵活,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出让合同约定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