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伤单位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在天津,如果员工发生工伤,单位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首先得明白工伤赔偿准则,简单说就是工伤职工及工亡遗属依法能得到的补偿项目和标准。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给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员工在此期间发生工伤,单位就得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责任。 赔偿项目有不少呢。医疗费用肯定是要赔的,就是工伤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去治疗产生的费用。住院期间膳食补贴也有,这是给工伤职工在住院时的吃饭补贴。生活护理费,如果工伤职工生活不能自理,就会有这笔费用。工伤期间劳动报酬,就是工伤职工在治疗修养期间,单位要正常发工资。交通住宿费,因工伤就医等产生的交通和住宿费用也能赔。辅助器具购置费用,比如因工伤需要配置轮椅、假肢等辅助器具的费用。还有一次性伤残补贴、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等,这些会根据伤残等级不同而变化。 伤残等级不同,赔偿金额差异很大。依据相关法规,一级至四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是本人工资的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五级、六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是本人工资的18个月、16个月。五级、六级伤残还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天津标准),五级是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8个月,六级是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5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天津标准),五级是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2个月,六级是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0个月。七级至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是本人工资的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 。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天津政府规定。 另外,天津市工伤赔偿金额的确定,要依据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所以,计算各类赔偿金额时,要查阅相关数据保证准确。相关法律依据有《工伤保险条例》《天津市工伤保险条例》等。 相关概念: 工伤赔偿准则:就是工伤职工及工亡遗属依法能得到的补偿项目和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按伤残等级给予工伤职工一次性的补助。 伤残津贴:是对因工伤致残并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按月发放的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