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经质证的证据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我最近遇到个法律纠纷,在法庭上对方拿出了一些证据,但这些证据都没经过质证。我就想知道,这种未经质证的证据,能不能用来认定这个案子的事实啊?心里一直犯嘀咕,所以来问问。
展开 view-more
  • #证据质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质证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活动。简单来说,质证就是给双方一个机会,对对方拿出来的证据挑毛病、说看法,看看这个证据到底能不能信、有没有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是为了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因为如果一个证据没有经过双方的质证,就可能存在虚假、不真实或者与案件无关的情况。如果直接用这样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决,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卖方拿出一份所谓的买方签收单作为证据,证明买方已经收到货物。但这份签收单并没有经过买方质证,买方根本不知道有这份东西,也不认可上面的签字是自己签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院直接把这份未经质证的签收单作为认定买方收到货物的依据,那对买方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为了避免类似的不公平情况发生,法律明确规定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