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以导致诉讼终止呢?
我正在打一场官司,最近听说有诉讼终止这种情况,我不太清楚在哪些情形下会出现诉讼终止。我想知道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以便心里有个底,了解自己的官司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来问问具体有哪些情形能让诉讼终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诉讼终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某些特定的情形,使得诉讼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从而结束诉讼程序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这意味着如果提起诉讼的一方去世了,并且没有可以继承其诉讼权利的人,或者继承人不愿意继续进行诉讼,那么诉讼就会终止。比如,一位老人起诉要求邻居归还借款,在诉讼过程中老人去世了,他没有子女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明确表示不管这个事了,诉讼就会终结。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假如被告去世后,既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也没有其他人需要对被告的义务负责,那诉讼继续下去也没有实际意义,就会终止。例如,甲起诉乙偿还欠款,诉讼中乙去世,乙没有任何遗产,也没有其他需要替他还钱的人,此时诉讼会终结。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在离婚诉讼里,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去世了,婚姻关系自然就不存在了,离婚诉讼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诉讼会终止。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这些案件都是基于特定的人身关系和权利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死亡,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消灭了,诉讼也就可以终结。比如,老人起诉子女支付赡养费 ,在诉讼中老人去世了,诉讼就会终结。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