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差额征税是什么意思?
我准备卖一套房子,听说有房屋买卖差额征税这个说法,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差额征税是怎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种征税方式,对我卖房有啥影响呢?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房屋买卖差额征税,简单来说,就是在房屋交易过程中,税务部门不是按照房屋的全部销售价格来征税,而是按照房屋卖出价格和买入价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差额征税是为了避免重复征税,更加合理地确定纳税人的纳税基础。因为在房屋交易中,如果按照全额征税,可能会对房屋增值部分重复计税,而差额征税只针对房屋增值的部分进行征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对于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按照有关规定差额缴纳增值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购买住房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比如,你当初购买房屋花费了100万元,现在以150万元卖出,那么差额就是50万元。如果适用差额征税,就以这50万元作为计税依据来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一般来说,在房屋买卖中,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才适用差额征税的政策,并且需要提供合法有效的购房凭证等资料。而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所以,你在卖房时,要根据自己房屋的具体情况,看是否符合差额征税的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