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程序违法做出的裁决该怎么办?
我之前遇到一个仲裁案子,在仲裁过程中,我感觉仲裁程序存在明显违法的情况,比如仲裁员的选定不符合规定等。现在仲裁裁决已经出来了,我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不知道针对这种程序违法做出的裁决,我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下具体办法。
展开


当遇到仲裁程序违法做出的裁决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仲裁程序违法是指在仲裁的整个流程中,仲裁机构或仲裁员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仲裁规则等。这可能包括仲裁员没有依法回避、仲裁庭的组成不符合规定、没有给予当事人充分陈述和辩论的机会等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所以,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仲裁程序违法,你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法院在受理后,会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核实。如果确实存在仲裁程序违法的情况,法院会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 此外,如果仲裁裁决被撤销,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纠纷。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建议当事人及时收集和整理能够证明仲裁程序违法的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