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书出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


工伤认定书出来后,接下来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如果您的伤情相对稳定,但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一步很关键,它能确定您因工伤造成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进而决定您能获得的伤残赔偿数额 。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要准备相关材料。比如填写好并附上近照且单位盖章(个人申请需提供单位信息及联系方式)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被鉴定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还有完整连续的病历材料(含入院证明、病历及出院证明,X光片及CT片等)。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 等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如果鉴定为有伤残等级,就可以依据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及社会保险机构按比例索赔。若单位购买了工伤保险,部分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若没买工伤保险,所有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赔偿项目都由用人单位承担 。 在工伤治疗期间,也有一些权益保障。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若单位购买了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没购买则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用人单位还需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要是在赔偿问题上和用人单位产生争议,您有权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相关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