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工伤决定书下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


当认定工伤决定书下来后,接下来通常有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首先,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一步非常关键,它能确定你的工伤等级 ,比如是一级伤残到十级伤残中的哪一级,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你能获得的赔偿数额。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以及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在等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就可以进行索赔了。受工伤后需要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进行赔偿。具体来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用人单位支付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如果公司没有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那原本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也得由公司来承担。 要是用人单位不履行相关义务,比如不支付应赔偿的费用等,那么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整个过程中,要妥善保管好所有与工伤有关的医疗凭据、诊断证明等文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方便日后报销及核算损失。 相关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简单说就是确定因工伤造成的身体功能受损情况和生活自理受影响程度,从而划分出不同等级。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