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登记与产权证不符该怎么办?
我买了套房子,拿到产权证后发现上面的信息和产权登记不一样,比如面积、用途等。我现在特别担心这会影响我的权益,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想问问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展开


当遇到产权登记与产权证不符的情况时,不必过于惊慌,可按照以下步骤和依据来处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产权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它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而产权证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这就意味着,如果发现两者不符,一般情况下是以产权登记为准。 当发现产权登记与产权证不符时,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收集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可以包括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房屋测绘报告等,这些材料能够证明你所了解的房屋真实情况。第二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异议。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权利人申请更正登记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属证书、证实登记确有错误的材料等。如果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第三步,在提出异议后,登记机构会进行调查核实。如果确实存在错误,登记机构会对登记簿和产权证进行更正。如果登记机构认为不存在错误,而你仍然有异议,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比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遇到产权登记与产权证不符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