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该怎么办?


如果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用过于着急,可以通过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一定要注意保存证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比如招聘简章、劳动合同、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工作证、加班记录、工资欠条、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能证明你和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你的劳动付出 。 接着,可以尝试和老板理性协商,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向他依法反映自己的合法诉求,要保持克制,千万不能采取聚集闹事、堵塞交通、跳楼秀等极端手段,不然过激维权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违法境地。 要是协商没有效果,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和投诉。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举报、投诉须知》,只要符合一定条件,比如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两年内、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受理。劳动行政部门会向用人单位发布责令整改通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二是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等情况,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拖欠工资。 三是对仲裁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是向检察机关提交申请,请求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 五是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六是打不起官司的农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板和单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也可以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等线上平台申请。 七是对于逃避支付,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涉嫌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刑事立案;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可以请求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就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居中公断与裁决。简单说,就是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由专门的机构来评判谁对谁错,给出处理结果。 劳动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通俗讲,就是监督用人单位有没有遵守劳动方面的法律规定。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让没钱打官司的人也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





